12月14日下午,華大學院首屆聯合培養創新班啟動儀式在深圳國家基因庫正式舉辦,華大基因學院有關領導、學生導師代表、學生教育主管,我院院長付愛根、副院長張亞妮、黨委副書記魏甯、教學秘書雷重滌、團委書記馮奕忠、輔導員孟慶彬、郭佳惠、創新班全體學生參加儀式,儀式由華大基因學院教育合作部主任王林鵬主持。
首先,華大基因學院執行副院長楊東聲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并真摯感謝了學校、學院對華大學院的支持和對創新班學生的關心,付愛根院長對華大基因的領導、老師表示了誠摯感謝,回顧了雙方合作的主要曆程,對創新班的建設表示充分認可,并勉勵同學們要珍惜、要努力、要團結、要溝通。
随後,創新班學生劉德瑞霖、張安琪分别代表學生發言,劉德瑞霖結合自己的學習、工作實際,從華大增加科研見聞、華大增長學術見識、華大加深生活見解三個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所想所獲,感謝了華大創新班這一平台的建設,張安琪動情分享了在華大生活、學習的細節,用詩性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感想,并以“珍惜當下,擁抱明天”深切總結,祝願同學們都能各自奔赴美好前程,西大和華大的友誼之樹常青。
接着,雙方進行了紀念品的互贈以表紀念。最後,創新班的同學們依次發言,重點提出了目前存在的困惑與難點,雙方領導、老師均耐心給出了解答,并對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進行了記錄。
儀式舉辦之前,我院領導、老師共同看望慰問了華大創新班學生。
華大二辦合影
我院創新班學生分别于華大一辦、二辦公寓樓居住,12月13日,在華大基因學院教育主管祁任鋒的帶領下,大家到學生宿舍看望慰問了全體學生。宿舍裡,各位領導、老師逐一與同學們親切交談,詳細詢問了同學們在華大生活、學習、工作的具體情況,關切了解了大家的實際困難與存在問題,同學們也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欣喜與歡迎。
學院領導、老師看望華大學生宿舍
12月14日上午,大家走進部分學生的工作地點——華大一辦,在創新班張書琪同學的介紹下,大家切實了解了同學們的學習日常,并直觀感受了華大的實驗、工作環境。
學生工作地點——華大一辦參觀了解
華大一辦合影
華大學院建立以來,我院一直高度關注華大創新班聯合培養事宜,把華大創新班建設作為學院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一環,此次華大之行是對我院與華大以往友好合作的肯定和總結,創新班啟動儀式的成功舉辦,更是拉開了雙方在新形勢下更深入、全方位合作的序幕。我院将繼續堅持“以生為本”育人理念,尊重并關心愛護全體創新班學生,真正做到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努力解決創新班建設實際問題,繼續推動創新班建設再譜華章。
——彩蛋——
在華大學院首屆創新班啟動儀式上的發言(一)
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華大創新班 劉德瑞霖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很榮幸能夠作為創新班學生代表在這裡發言。
時光飛快。轉眼間,我在華大已經生活了将近四個月。從剛入職對一切事物的好奇心,到現在對周圍環境的平常态;從初來乍到的緊張,到如今的輕車熟路。種種變化,與我在華大的見聞、見識、見解密切相關:
一、華大增加科研見聞
作為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前沿機構,華大形成了覆蓋生物信息學、人類基因組學、農業基因組學、微生物及海洋生物學等領域學科的全方位科研體系。直到現在我仍然記得首次參觀國家基因庫時的新奇感:三庫兩平台、五大研究所、随處可見的會議室、成片出現的工作區以及各樣式的儀器,如此多的元素集中出現,是我在到達華大前不曾見到過的;不僅是基因庫内,基因庫外的動植物也讓我眼前一亮:火烈鳥,天鵝、王蓮、超級茄子等等。
基因庫強大的科研平台和先進的科研設施向我正面展示了華大的科研力量,而華大過往豐富的學術成就也讓人印象深刻:作為參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項目”的中國科學團隊,華大以其高質量的測序及基因組分析能力奠定了中國基因組科學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多年的發展中,華大先後完成了國際人類單倍型圖(HAPMAP)計劃10%、炎黃基因組計劃100%等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工作,在世界130多個頂端學科雜志上發表文章,并與世界領先的研究機構、生物技術和制藥公司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
種種如此,無不彰顯着華大在組學領域的深耕。
二、華大增長學術見識
在華大的将近四個月的學習中,對我本人來說是很有提升的。剛入職時面對沈玥導師給出的做實驗、做生信兩個選擇,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這應該是我為數不多的跳出舒适圈,摸索新領域的試錯。幸運的是,這次試錯在某種程度上試對了:從我加入到平質導師DNA存儲課題組到現在,是我從對該領域的無知到現在泛起一些興趣的過程,也是我從一個Python零基礎變成能夠自主編寫簡單程序的過程。期間出現過困難,但是在挖掘出來問題本質後并解決的順暢感與小小的成就感也讓我非常喜歡,自己的邏輯思維也得到了強化。
在日常的課題組學習外,華大還有着豐富的學術資源與學術講座報告:“開講啦”系列學術講座讓我了解到了各領域的前沿研究、同行學堂的線上課程讓我在進行項目的同時擁有一定量的知識彙集。
在華大學習的這段時間,不論是在課題組學習到的生物信息學的技術方法,還是在其他學術活動中拓寬的學術視野,對現在的我來說都大有裨益,對将來的我來說應該也是具有紀念意義的。
三、華大加深生活見解
在華大待的時間久一些,就會發現運動與健康是這裡的生活主旋律。領航時空,健康先行,華大人非常熱衷于各項運動鍛煉:各種球類運動、健身房、每周二的北山夜登。對應的賽事也有很多,昨天剛結束的華大秋季運動會、研究院“猛犸杯”羽毛球賽、“知因細胞杯”籃球賽等。這種“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的理念深入人心。此外,相較于高校比較自由的生活常态,華大的朝九晚六可以說是規律且緊湊的,中間會穿插着組會讨論。對我來說也是提前感受到了研究生生活與工作生活。
随着2021年的尾聲到來,不知不覺間我已在華大度過了四個月,收獲良多,也感觸良多。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相信會有更大的挑戰,也當然會有戰勝挑戰後的飛躍。
最後,感謝母校和華大學院的領導和老師讓我們能有這樣的一個機會來提升自己。
謝謝大家!
在華大學院首屆創新班啟動儀式上的發言(二)
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華大創新班 張安琪
各位老師,同學下午好!
我是2018級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的學生張安琪,同時也是第一屆華大創新班的一員。
距離上次來深圳已然兩年了,還記得第一次是作為我們級學生代表,參加華大主辦的基因組學大會的志願者活動。彼時殘存的印象——夜幕下的基因庫、晨光中的火烈鳥、門口盤旋而上的樓梯、以及那裡形形色色的人,都在此刻重新鮮活了起來。于是我知道,所有的羁絆,早已埋下了種子。
算下來到今天,對于我們所有人來說已經近4個月了。我知道,很多人像我一樣,不論是曾經來過,還是聽宣講看視頻了解過這裡。我們每個人心中都對這裡有一個無比完美的設想。它可能包括海上的風,海裡的鮮味,高端的實驗室,寬敞的工位,拿着咖啡享受一段明媚的午後小憩。但我們是活在現實中而不是幻想中的人,終究要經曆大大小小雞飛狗跳的麻煩。這裡的環境與西安迥乎不同,蟑螂讓你睡覺都提心吊膽,全新的課題,不熟悉的技術,陌生的環境似乎沖淡了一切歡喜。我們是學生,又不僅僅是學生。一隻腳在校門裡。一隻腳則跨向了社會。過程勢必有百般困難,但我們每一個人都堅持了下去,拔節生長。
現在的你,可以面無表情地拍死一隻蟑螂再扔進垃圾桶,熟練的應對各種課題内外的任務,和不同的人溝通解決問題。這四個月帶給我們的,知識隻是一小部分,還有學生思維的轉換,與人交往的方式。
其實我想,命運的饋贈,總會讓人忘乎所以。就像這裡好像永遠不會結束的夏天,我們已經忘了陽光在12月是多麼的珍貴。所以時不時回頭看一眼自己已經得到了什麼,那些理所當然的事也是被暗中标好了價格。我們是幸運的,剛剛好,第一年華大和西大的合作便讓我們趕上了,對于我們大部分人來說這一年的經曆,或許之後的人生再不會擁有,我們所能做的隻是珍惜當下,這是學院和華大共同創造的機會,同樣也是我們每個人共同的選擇。不管在課題還是生活上,有困難那就去解決困難,有機會就去為自己争取機會,迎難而上才是西大人的品質。
一句話總結,珍惜當下,擁抱明天。
最後,希望我的同學們,都各自奔赴美好前程。西大和華大的友誼之樹常青。
通訊員:劉淩飛